务实创新,继往开来,开创社区市民综合帮扶工作新局面
工作回顾
上海市民帮困互助基金会二届理事会自2007年换届后的五年多以来,在各位理事、监事的共同努力下,在市、区县民政局的业务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基金会创新了社区市民综合帮扶的体制机制,健全了组织队伍,完善了规章制度,规范了工作流程,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综合帮扶慈善品牌,提升了基金会的战斗力和公信力。
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规章制度
1、创新社区市民综合帮扶体制
多年来,上海已经基本形成了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但仍有部分市民在得到政策性救助后依然存在特殊困难。为了应对这一现状,解决这类特殊困难群体的急、难、愁矛盾,亟需创新社会救助机制,通过整合社区各类救助帮扶资源,聚焦特困,在政府救助后,对仍存在较大困难的对象实施开展“社区市民综合帮扶”。
“社区市民综合帮扶”主要是对政府政策暂时没有覆盖,或政策已经落实但仍然存在特殊困难的群体给予应急性、综合性的帮扶。这是一项救济性质的慈善事业,是对政府救助政策的拾遗补缺,是社会救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市民综合帮扶”坚持“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社团运作、依托社区、综合帮扶”的工作原则,在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由社会公益慈善组织根据辖区群众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综合帮扶工作。
“社区市民综合帮扶”以“个案帮扶”为主,“项目帮扶”为辅,主要实施物质帮扶,同时拓展心理慰藉等人文关怀。所谓“综合”,也不仅仅是综合资金资源,同时综合信息资源,政策资源和工作资源,最大限度地借助社会力量,尽最大努力,缓解社区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矛盾。
2、构建“1+18+X”网络化组织构架
“社区市民综合帮扶”的基本模式是“政府倡导、社会参与、依托社区、社团运作、综合帮扶”。基金会以此为基点,突出“政府倡导”和“社会运作”,以民间组织为运作主体,经过多年努力,全市17个区县和农场局全部建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综合帮扶机构,街镇层面也逐步建立了相应的帮扶组织,在全市形成了“1(基金会)+18(区县、农场局)+X(街镇)”的三级组织结构。
基金会作为综合帮扶项目的运作管理组织,区县、街镇等基层组织则是综合帮扶项目实施的主体。这样民间化运作的形式不仅符合国际大都市社区管理的发展趋势,还有利于调动社会帮扶资源,提高社区互助帮扶能力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社区,处理在萌芽状态,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进一步维护社区稳定,营造和谐环境。
3、建立规章制度
为了使社区市民综合帮扶工作规范运行,基金会又制定了一系列与业务工作开展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包括《综合帮扶工作联系制度》、《关于社区市民综合帮扶设立“项目帮扶”的基本要求》、《综合帮扶志愿者组织管理办法》、《基金会重大事项决策与报告制度》、《基金会资金资助办法》等。
除此之外,基金会为了保障综合帮扶资金使用的安全和实效,又制定了一系列财务方面的制度,包括《基金会基金管理办法》、《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岗位责任制》、《出纳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多年来,基金会及区县帮扶组织的财会人员都能严格按照以上制度操作执行,避免违规违纪情况的发生。
二、突出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1、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基层平台建设
规范化达标建设是一项打基础、促规范、管长远、上水平的工作,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2009年,经基金会二届五次理事会研究,决定开展区县级社区市民综合帮扶组织规范化建设活动。基金会将规范化建设工作列入年度重要工作计划,以“组织建设”和“工作绩效”两大部分为主要目标,提出创建工作要求。
为了更好地指导创建活动,基金会成立了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基金会、市社团局基金会管理处、民非处、救济救灾处等管理部门的领导组成。6月,基金会下发了《关于开展区(县)级社区市民综合帮扶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召开了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区县帮扶组织的创建工作还得到了各区县民政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民政局领导不仅加强指导,还直接参与领导小组工作。
2010年,基金会进一步凸显规范化工作的重点,提出了五项核心要求:即体制机制的完善、政府的扶持和监管、组织的主体作用的凸显、帮扶宗旨和效用的体现、规章制度的落实。2010年~2011年,基金会先后对各区县开展的规范化建设进行达标验收,全市18个区县帮扶组织实现了顺利达标。通过三年多的规范化创建,基金会和区县帮扶机构的组织建设更健全、制度建立更规范、资金筹措和管理更有效、帮扶内涵更突出。目前,在区县帮扶组织规范化建设全部达标的基础上,基金会又进一步推进了街镇帮扶机构的规范化进程。
2、以“创先争优”为动力,提升综合帮扶服务水平
2011年,在收获了规范化建设活动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基金会又组织各区县、街镇帮扶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的评比活动。各区县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不同形式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例如开展自查,进行区内评比,延伸系列活动等。创先争优活动的效果最终要体现推动自身科学发展,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工作深入开展。各区县综合帮扶组织重视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从队伍建设、资金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意识等各方面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经过综合评审,有五个区的帮扶服务社被评为先进组织;各区县29个街镇综合帮扶组织被评为先进集体;73名从事综合帮扶工作的人员被评为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
3、以开展培训讲座为手段,增强队伍素质
为使区县帮扶组织平衡发展,便于双向交流,基金会每季度定时组织区县帮扶组织召开例会,此外,五年多来,基金会还经常对综合帮扶工作人员开展培训。
2009年,基金会联合社工协会举办综合帮扶研讨会,邀请多名专家学者,主管领导和相关负责人等出席。研讨会围绕“综合帮扶工作的价值与面临的挑战”、“综合帮扶工作的实施与成效”、“基金会未来的组织发展”三大版块展开了讨论,本次研讨会内外结合、上下结合、虚实结合,进一步加强综合帮扶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每年,基金会也会不定期地组织各区县帮扶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开展其它培训。五年多来,基金会曾组织过综合帮扶业务能力培训班、基金会公信力建设、现代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现状、低保引入收入核对机制对帮扶工作的新挑战、综合帮扶信息平台建设、上海市募捐条例详解等相关培训,强化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能力。
4、以发展街镇平台为重点,引导区县职能转型
通过规范化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在区县、街镇帮扶组织的运作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基金会还提出了“以街镇社区为重点,加强综合帮扶基层工作平台建设”的工作要求。加强街镇综合帮扶组织建设有利于彰显基层民间组织在慈善事业领域的作用和活力,有利于构建综合帮扶工作的生态链,有利于更充分调动社区的慈善资源。因此,基金会不仅引导各街镇建立“有专兼职人员、有办公场所、有规章制度”的帮扶机构,还进一步推动街镇平台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帮扶组织。
随着街镇平台的强化,区县帮扶组织则面临着职能转型。基金会引导各区县帮扶组织努力从实务向实务指导相结合转型,对全区的综合帮扶工作进行统盘研究、设计和规划,加强业务培训,政策引导,发现典型,起到示范效应,把握政策和资金使用,成为联络市基金会和街镇综合帮扶平台的枢纽。
三、突出帮扶特色,打造慈善公益品牌
1、坚持“个案为主”,规范运作流程
基金会和各区县帮扶组织坚持综合帮扶“个案为主”的原则,为特殊困难对象“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帮扶方案。在实施帮扶时,做到“一户一策”即:“一户家庭,一个故事,一套方案,一缕阳光”。
五年多来,基金会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包括申请、审核、民主评议、资金发放、回访等程序。这套日趋稳定和规范的程序,凝聚了三级网络组织多年实践的经验结晶。其中,基金会帮扶流程中的“评议”和“回访”两个环节独具特色。在评议中,由社区志愿者、专业社工、义工、居民代表组成了评估小组,还形成了居委、街镇、区县的“三级评估机制”,做到评估过程有记录,参加评估人员一一签名。在回访环节中,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由专业社工对对象进行心理慰藉和疏导,了解帮扶效果,形成回访记录。
2、发掘特色项目帮扶
除个案帮扶外,基金会还对具有共性,同时又具有较强时间性、阶段性和规律性的特殊困难群体实施项目帮扶,即“一类一策”。五年多来,基金会开展了涉及助医、助困、助老、助学、赈灾等各个方面的公益慈善项目。例如“社区医疗帮困一卡通”、“元旦春节帮困送温暖活动”、“关注、关爱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宣传劝募活动、“中央财政支持大重病综合帮扶示范项目”、资助市福利行业协会开展“福利院困难老人帮扶”、“放飞心中的蝴蝶”贫困学生助学活动、“新闻晨报——我们都是好朋友”系列爱心夏令营、“990马翔帮扶行动”、爱心牙膏、收音机发放活动、“11•15”静安区特大火灾综合帮扶”、“舟曲县防洪堤和清淤工程建设”等。此外,基金会还设立了“阳光助老专项基金”和“无子女家庭和孤寡老人身后关爱专项基金”等专项基金,对特殊困难群体进行专项帮扶。
此外,区县帮扶组织也整合资源,针对各自区域内的特殊对象设计出了非常具有特色的项目帮扶。如黄浦区的“助保项目”,原卢湾的“筑梦飞”助学活动,普陀区的“心理慰藉”项目,闸北的“爱心传递”项目,杨浦区的“助困心理阳光城项目”等。
3、打造综合帮扶品牌
基金会以“社区市民综合帮扶”品牌项目为核心,通过对综合帮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不断强化民间慈善意识,强化慈善人文意识,强化慈善品牌意识,将“综合帮扶”作为基金会的品牌来打造。
2007年至今,市、区(县)、街镇三级帮扶组织共支出资金35959.69万元,帮扶对象335849人次。其中,实施个案帮扶75214例,支出资金21169.11万元;项目帮扶260635例,支出资金14790.58万元。
综合帮扶项目发挥了“六个一”的作用:在全市构建了一个由民间组织开展社区帮扶的机制;形成了一张社区互帮互助的网络;培育发展了一批社会公益慈善组织;建立发展了一支慈善志愿者队伍;募集、筹措了一笔社会慈善帮扶资金;帮扶了一批最困难、最迫切、最需要帮扶的市民。社区市民综合帮扶项目成为基金会的慈善品牌。2010年四季度会议上,市局救灾救济处作为基金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对本会的综合帮扶工作做出了如下评价:“综合帮扶已成为慈善帮困领域的一个品牌,成为政府救助工作的一个伙伴。”
四、拓宽筹资渠道,强化资金资助、管理流程
1、拓宽社会劝募渠道,扩大社会影响
二届理事会任期内,基金会共获得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14200万元,募集社会资金11554.18万元。开展综合帮扶工作以来,基金会与各区县帮扶组织以签订协议、落实配套资金的形式,不断放大综合帮扶的资金量。通过基金会的资助,区县帮扶组织获得了财政资金的有力支持,成为了综合帮扶资金的固定保障。同时,区县帮扶组织还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扩大资金筹措的渠道。自筹资金中还包含福彩金、联合捐、社会捐赠、募捐返回款等多种类型的资金。金山、宝山通过联合募捐,每年筹集到一定量的综合帮扶资金;黄浦、徐汇、闵行通过将街镇资金引入区帮扶组织扩充了资金量;杨浦、闸北更在福彩公益项目中中标,筹集了项目经费,为社区内的困难群众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内容。
2、建立资金管理流程
基金会在对区县帮扶组织的资金资助上也建立了流程管理。基金会组建了2支区县联络小组,从区县的业务工作、项目开展、资金筹措和管理使用等多方面对帮扶组织进行过程指导和检查,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项目检查结束后,由联络小组形成调研报告,符合资金资助条件的,以签订资助协议的形式,每年一次对规范运作的区县帮扶组织给予下一期资金资助。
基金会按规定每年参与社团局年检,且连续6年年检合格,此外,基金会每年还邀请沪港金茂会计师事务所对本会的财务进行审计。自2009年起,还由本会出资,对18个区县(含农场局)也委托专业审计事务所实施延伸审计。多年来审计情况良好,未发生违规违纪行为。
五、加强信息公开,凸显正面宣传效应
在信息公开与宣传方面,基金会于2008年创办了简报,每年出刊6~8期,延续至今合计35期。2009年,基金会编辑出版了综合帮扶个案选编《80个感动的平凡》和《实用手册》。同年,基金会还拍摄制作了宣传片。2011年,基金会建立了官方网页,以信息交流、慈善互动、宣传报道为主,还设置了爱心榜,以便市民随时查看捐赠信息和使用情况,进一步增强基金会的社会公信力和诚信度。2012年,基金会做为参展方之一参加了由上海市民政局主办“上海公益伙伴日”活动,积极宣传基金会的慈善公益理念和项目运作情况,促进了与企业和其它民非组织在公益事业发展上的协作和沟通。
《解放日报》曾经二次头版头条刊登了题为《“社区市民综合帮扶”为你排忧解难》和《凝聚爱心温暖“保障缝隙”人群》的文章,文中阐释了“综合帮扶”的理念:依托社区民间组织,借助社会力量,主动排摸那些在得到政府救济、单位帮困和其他制度性互助保障后依然困难的市民,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户家庭,一个故事,一套方案,一缕阳光”的帮扶方案,及时缓解困难群体的燃眉之急。报道还称:这里的冬天不太冷。因为,总有一缕阳光,洒在申城的每个角落。被爱温暖,再以爱去温暖其他困境中的心。这样的动人情怀,让人看到了综合帮扶更深层的意义(《“社区市民综合帮扶”为你排忧解难》被评为华东六省一市关注民生的好新闻)。
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俞正声同志于2009年在社区市民综合帮扶典型案例摘编上批示:“应适当宣传,以增进有关人员和组织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也使特困家庭增强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自强自立的信心。”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韩正同志曾在2009年的上海政府工作报告中“着力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中提出要“继续推进社区综合帮扶工作”。
基金会的“社区市民综合帮扶”项目荣获“中华慈善项目提名奖”、“上海市首届慈善大会慈善项目奖”以及民政部命名的“全国优秀福利彩票公益金项目奖等。
五年多来的成就,离不开市、区民政局的指导,也离不开基金会二届理事会理事、监事、以及全体综合帮扶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基金会和部分区县帮扶组织在体制机制上还不够健全;综合帮扶社区基层平台的建设还较为薄弱,业务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发展较不平衡;基金会在进一步扩大资金筹措上还缺乏有效途径和方法;社会宣传力量也较为不足。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要认真对待,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重点解决。
下届理事会五年工作的展望
2013年是上海市民帮困互助基金会成立十周年,也是新一届理事会履责的起始年。我们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新一届理事会要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务实创新,继往开来,开创社区市民综合帮扶工作新局面。
一、探索综合帮扶体系构建的新进展
综合帮扶的制度框架已经建立,但综合帮扶的体系构建还不完善,我们要从综合帮扶制度层面出发,对“管理体系、运作机制、政策导向、支撑系统、监管手段”五方面进行体系构建,给予制度全方位的支撑。不仅使综合帮扶作为一项保障性制度固定下来,并通过体系构建,使制度得到全面体现。
二、实现体制机制的新转变
不断通过加强组织建设、队伍建设、规范化建设,逐步完善综合帮扶工作的体制机制。要坚持在政府倡导下,发挥政社联合的优势,并进一步凸显民间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义工)的“三社联动”。
三、推动基层平台的新发展
要近一步强化区县帮扶组织职能,实现实务与指导相结合的转型,成为联络市基金会和促进街镇综合帮扶平台的枢纽。同时,要重构区县帮扶组织社会募集的功能。进一步加大对街镇帮扶组织的建设力度,坚持“有场所、有人员、有专户、有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实现全市帮扶工作三级网络的全面覆盖。
四、加快队伍素质的新提升
随着帮扶工作的不断深入,志愿者、工作人员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作为综合帮扶工作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不仅提供了新力量,又凸显了社区市民综合帮扶的民间特色。我们要不断加大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进一步提高和优化服务质量。
五、争取资金募集的新突破
要努力积极拓宽各类筹资渠道,在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并筹划出优秀的公益项目,想方设法多筹措资金,为深化综合帮扶奠定物质基础。同时,进一步引导、鼓励区县帮扶组织参与到社会联合捐中,上下联动,扩大帮扶资金总量,有力支撑综合帮扶工作的发展。
六、扩大基金会社会战斗力、公信力的新影响
要利用官网作为宣传平台,推动并加强信息的交流和宣传,提高综合帮扶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通过丰富项目运作,优化品牌服务来扩展宣传,通过简报、社会媒体等渠道,提高综合帮扶工作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