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通告 > 文章正文
最新发布

上海市帮困互助基金会2017年度工作总结

发表时间:2019-03-29 10:21:38

一、关于2017年的工作回顾 2017年,基金会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在各区民政局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合作下,紧紧围绕适应政府救助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坚持以“个案为主、项目为辅”原则基础上,聚焦特困群体,积极采取措施,帮扶效果力求做精做准。通过与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联手开展慈善救助交流研讨、联手联谊活动,进一步拓展综合帮扶平台。深入基层调研,不断完善综合帮扶“立足基层、依托社区、社团运作”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社区市民综合帮扶工作发展。 2017年全年,全市开展社区市民综合帮扶共支出帮扶资金13021.89万元(含医疗帮困卡金额),较去年全年减少10.22%,帮扶对象65730人次,较去年同期上升25.7%。其中,个案帮扶21841人次,支出资金9803万元,人均帮扶4500多元;项目帮扶43889人次,支出资金3558万元,人均帮扶800多元。 从2017年报表数据统计分析看,个案帮扶人员中低保、低收入及其它家庭三类不同家庭经济结构的大致比例分别为15.68% 、24.25%、60.07%。与去年同期相比,低保家庭的帮扶比例上升2.64%,低收入家庭比例下降0.27%,其它家庭的帮扶比例下降2.37%。低保家庭帮扶比例略有上升,三类不同家庭经济结构的比例基本保持平稳。 2017年,基金会开展和组织推进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特困群体,进一步推进综合帮扶深入发展 一是精准开展个案帮扶工作。2017年,基金会在推进聚焦特困群体帮扶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个案帮扶的制度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各区民政局的支持下,各区综合帮扶组织进一步加大了个案帮扶的工作力度。从个案帮扶的帮扶资金来看,长宁区人均帮扶最高1.34万,徐汇、闵行、嘉定、松江和崇明人均帮扶一万元左右。个案帮扶总支出中,金山区支出最高2120万元,浦东新区支出2106万元,奉贤区支出1771万元。从帮扶类别来看,全年因病帮扶20051人次,帮扶资金支出比例为95.55%;突发事件帮扶185人次,支出97万元。进一步规范帮扶工作,黄浦、普陀、奉贤、崇明等区在申请、审批、发放、回访、档案管理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为进一步加大个案帮扶的力度,实施精准帮扶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是下放安徽户口回沪定居人员中生活困难对象的帮扶工作有序推进。2017年,基金会根据市民政局的要求,继续指导各区落实对下放安徽户口回沪定居人员中生活困难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并推广闵行、普陀、奉贤等区的经验和做法,使帮扶工作得到有序推进。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对下放安徽户口回沪定居人员困难对象共进行帮扶1666人次,支出帮扶金额296.07万元,缓解了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困难。 此外,为妥善处理市国资委城投集团下属环源公司在1963年至1964年期间下放安徽支农职工及其子女回沪定居人员的突出信访矛盾和生活困难问题,根据市政府及市民政局要求,在相关区综合帮扶组织的努力下,截至2017年12月底,对环源公司困难对象进行帮扶199人次,支出帮扶金29.3万元,及时解决了特殊困难群体的急难愁矛盾。 三是其他困难对象的个案帮扶工作稳步开展。资助社会福利行业协会对入住养老机构的困难对象进行帮扶,共帮扶1192人次,支出帮扶资金65万元,并发放医疗帮困卡800张,金额40万元。资助市民局工会100万元用于缓解局属53家企业职工的困难。 (二)创新工作思路,帮扶项目多元化发展 一是组织开展了第四期“爱心传递”义务家教项目,在探索资源上花力气。在总结第三期项目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17年在全市组织开展了第四期“爱心传递”义务家教帮扶项目。普陀区积极开拓社会资源,联手华东师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开展活动,探索了一条社会组织整合社会资源的综合帮扶新途径。闵行区克服城郊区域广的特点首次开展本项目,积极联合辖区院校资源,克服城郊区域广的特点,江川街道作为试点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义务家教。黄浦、静安和长宁等区往年开展本项目有一定基础,今年加大宣传积极招募志愿者,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和中小学生帮扶对象都有所增加,使项目持续持久开展。据统计,全市共有12个区,356名志愿者参与第四期义务家教项目较第三期321名志愿学生数量有所增加,其中今年静安60名、黄浦52名、宝山50名、浦东45名、长宁34名人数较多,虹口、徐汇、杨浦、嘉定和农场局也根据区情积极开展活动。志愿者的奉献不仅提高了受助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为受助学生开阔心灵和融入社会起到了一定作用,为困难家庭最终通过教育脱贫、推进社会志愿服务和反哺社会作出了贡献。 二是组织开展了第二期“爱心助老”实物帮扶项目,在社企合作上下功夫。2017年6月,为了实现项目帮扶的多元化发展,基金会以帮助困难老人实现心愿的形式,组织开展了第二期“爱心助老”实物帮扶项目。受助对象为本市低保、低收入家庭中65周岁以上困难老。各区从7月份起由街道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按照每个街道帮扶10个人的要求,进行了排摸,确定了困难老人的名单并送上“心愿卡”,购买1000元内的实物用品;服务社工作人员按照困难老人所需物品,通过与京东商城的合作采购物品,由帮扶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将物品送到困难老人手中。开展过程中尽力满足困难老人的心愿.同时积极与京东商城联络人协商,特别是郊区路途遥远,京东安排专车配送,及时完成了物品的采购工作,圆了困难老人的心愿。据统计,敬老日期间,全市有229个街镇开展实物帮扶工作,共帮扶困难老人2290人,帮扶总金额为229万元,实物用品包括小家电、医疗用品和生活用品三大类近30种物品,取得了预期效果。 三是组织开展了“关爱进社区·普瑞送光明”白内障复明公益项目,在社区双赢上抓推动。为实现项目帮扶的多元化发展,基金会与上海普瑞眼科医院合作,共同推出了“关爱进社区 普瑞送光明”白内障复明公益项目。这一项目主要为60岁以上困难老人包括低保、低收入家庭中非本市户籍的困难老人免费开展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翼状胬肉三种手术的治疗。双方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由上海普瑞眼科医院捐赠2000万元,设立“普瑞·光明专项基金”,专项用于对进行住院手术治疗老人的自付和自费部分支出的资助,并制定了基金管理办法。项目在各区综合帮扶组织的重视下,从最初先行试点正向全市各区逐步扩展,覆盖面不断加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市共完成白内障手术(含胬肉)1598例,其中奉贤475例,闵行468例,普陀284例,金山176例,静安124例,黄浦38例,崇明33例。“普瑞送光明”这一项目的开展充分展示了社企合作,百姓得益和双赢互惠的效果。基金会与上海普瑞眼科医院的合作,实现了基金会与社会医疗企业的跨界合作,为基金会慈善项目的多元化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四是成立“博阳助学双创专项基金”,在助力产学研上做文章。为了发挥企业和学校的各自优势,推进产学研合作,博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向基金会捐赠75万元,成立“博阳助学双创专项基金”。按照捐赠协议书的规定,本会根据博阳公司的年度帮扶计划,将资金拨付至博阳公司合作的学校和相关单位,专项用于帮扶在校优秀困难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双创”社会实践活动。2017年11月22日,博阳公司协同基金会与上海电力学院举行关于“产学研”合作暨“博阳奖学金”签约仪式。产学研合作是助力教学、造福师生、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双赢项目。开展了“博阳杯•文化寻根”上海市大学生创意大赛。大赛聚焦于思维最为活跃的大学生群体,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以“上海之根 创意青春”为主题,并结合松江得天独厚的“根文化”,以积极寻找上海之根、挖掘上海之根为目标,通过此次“文化寻根”活动,引领大学生主动感受历史、触摸历史,发挥出大学生的创意和智慧,全面认识“上海之根”,让“上海之根”产出多元化价值。 (三)真抓实干,积极开展传统帮扶项目 一是圆满完成2017年元旦春节帮困送温暖活动。2017年,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基金会以“听民意、惠民生、暖民心”为主题,按照市领导“抓早、抓紧、抓实”的精神,及时印发了文件,组织各区综合帮扶组织开展了元旦春节帮困送温暖活动。本次帮困送温暖活动的帮扶计划数为5000户,帮扶资金计划数为1000万元。据统计,各区综合帮扶组织实际共对9490户家庭进行了一次性节日帮扶,帮扶总额达1696万元,实际帮扶人数和帮扶资金数比原计划数分别提高了90%和70%。 二是完成2017年“医疗帮困一卡通”发放工作和绩效评估。共发放医疗帮困卡达23902张(含侨联帮困卡303张)。受市民政局、财政局委托由汉华评值(上海)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我会福彩金资助的“医疗帮困一卡通”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已顺利完成,资金使用合法合规。 (四)规范档案制度,制订上海社区市民综合帮扶档案管理办法 社区市民综合帮扶工作开展至今已有十余年,根据《上海市档案条例》、《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开展社区市民综合帮扶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为加强本市社区市民综合帮扶档案管理,维护帮扶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结合基金会实际,制定本办法。本办法包括目的和依据、定义、适用范围、监督和指导、帮扶档案的归档范围、帮扶档案的期限及实施细则等十九条内容,为各区综合帮扶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对各区帮扶组织和部分街道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档案管理的业务培训,为加强综合帮扶档案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五)探索精准帮扶措施,开展贫困人群现状及需求课题研究 为了全面、深入、精细了解本市贫困人群及其家庭的生活现状和发展需求,进一步做好精准帮扶工作,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基金会委托上海东方社会工作事务所并依托各区综合帮扶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同时对接受过个案帮扶的对象进行帮扶前后困难缓解状况的回访。抽样调查从今年7月底开始至8月底结束。抽样调查的对象共2500人(户),包括从2016年以来接受过各区综合帮扶组织个案帮扶的对象2000人(户)和未接受过个案帮扶的低保、低收入家庭500人(户)。本次抽样调查是“精准帮扶需求调研与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的重要内容之一,抽样调查结束后,将着手制定本市贫困人群需求评估指标体系和对贫困干预手段进行研究,用科学的指标体系,改变目前相对粗放的个案帮扶评估评审的方法,实现帮扶工作在对象、项目安排、干预手段、资金使用、帮扶成效等方面的精准,为基金会进一步深化帮扶效果提供参考。 (六)召开基金会三届九次理事会全体会议 2017年4月25日,基金会召开三届九次理事会全体会议。会议审议了《上海市帮困互助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的决议》;会议通报了《关于李宏同志不再担任理事会理事职务的报告》。讨论和通过了关于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要点的报告、关于2016年度经费执行情况及2017年度经费预算计划(草案)的报告。会议认为,2016年的工作推进力度比较大,尤其是在推进各区的帮扶制度建设、实现项目帮扶的多元化发展、宣传工作、资金筹措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2016年的经费收支清楚,支出合理,2017年的经费预算计划内容详尽细化,预算执行可控。会议希望,要想方设法拓宽资金渠道,同时要做好资产的保值增值。 理事长靳东立认为,基金会发展至今虽然成绩斐然,但仍需正视资金募集方式的落后,组织机构、工作力量尚未落实,宣传工作的广度不够等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是缺少平台、机制不够健全、宣传方式单一,影响力比较小。他强调,除了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找准定位和不足,强化自身外,还要进一步调动帮扶组织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在回顾总结2017年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是虽然资金募集有所拓展,但方法还不够灵活;二是项目运作虽有创新,但引起社会共鸣的项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