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秀经验 > 文章正文
最新发布

闸北:心惠家园“爱心传递”项目总结报告

发表时间:2011-11-30 16:19:24

一、“爱心传递”项目背景

2010年1月,闸北区心惠家园服务中心启动了“爱心传递”社区公益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基础建立在2007年开展的“心惠助学,服务社会”活动。作为该活动的扩展和延伸,“爱心传递”社区公益项目主要是以受助家庭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以“感恩、责任、奉献”为目的,倡导“助人自助”的社会理念。

“爱心传递”项目规定:每年受到资助的大学生将以签订契约的方式,由所在街道(镇)的闸北区心惠家园服务分中心组织安排,实行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具体活动内容包括义务家教、阳光互动、爱心编织等。旨在调动社区资源,将以往的“单向帮扶”变成了“受助回报”,把“爱心”传递给社区里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据统计,2010年1月至7月,闸北区共有818人次的大学生志愿者为43名社区困难家庭的中、小学生补习功课,与街道、镇的“阳光之家”的238名智障孩子互动。整个活动组织有序、进展顺利,效果明显。不仅培养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和奉献理念的大学生志愿者,更为社区市民综合帮扶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开拓思路。

二、“爱心传递”项目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即通过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对“爱心传递”社区公益项目进行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全方位分析,以便在项目运营过程中预见到自身的优劣条件和外部环境影响,为“爱心传递”项目的良好开展铺平道路。

1、内部优势分析

闸北区“爱心传递”社区公益项目作为上海市民综合帮扶的一部分,具有稳定的组织基础。项目凭借崭新、积极向上的理念,在资金方面得到了闸北区民政局和上海市民帮困互助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为它的良性运作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8月24日举行的“奉献让青春更风采——2010年爱心传递助学活动”中,闸北区民政局局长靳东立说:“政府有责任继续支持民间公益组织,要对它们做到‘三放’,即放心、放权、放钱。” 靳局长表示政府要在资金上提供支持,在行动上提倡民间公益组织自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爱心传递”社区公益项目合理地整合了社会资源,致力于开发受助者这一层面的力量,通过引导推动受助者奉献社会,提升他们的精神风貌,形成良性循环。据对参与该项目的大学生的不完全统计(抽取50名在岗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调查),对“爱心传递”项目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高达100%,希望该项目延续并愿意继续参加的比例也达到98%,充分体现了“爱心传递”项目自身的可持续性和积极效应。

2、内部劣势分析

“爱心传递”项目以签订协议作为依据,用“爱心契约志愿服务卡”作为记录工具,检查每名参与该项目学生或人员的服务进度。但由此也可以明显看出“爱心传递”项目中间的一大缺陷:监督和管理力度难以把握。

“爱心传递”本就是一项根据受助人自身帮助意愿开展的活动。签订的“爱心助学服务社会契约书”也至多是一纸道德约束,不具备法律效力。更何况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本就是以志愿者为主体的,具有自愿性质,用法律对其进行强迫和制约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在内部管理以及监督方面存在的漏洞就可见一斑。我们不排除有部分签订契约的学生没有按照协议履行义务,或者其虽然履行了义务,但并非出于自愿性质,这对他个人造成的心理影响不容小觑。每一位参与项目的学生都是这个“爱心传递”项目的接力棒,每一个环节的影响都不排除可能导致未来项目发展的不利因素。

另外,闸北区心惠家园服务中心人力资源较为紧缺,日常工作量大,对各街道的“爱心传递”项目开展可能会存在认识不完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3、外部机遇分析

“爱心传递”项目虽然启动仅仅半年多的时间,但算上自2007年开始的“心惠助学,服务社会”计划,事实上已经开展了3年的时间,逐渐趋向成熟。在今年的“爱心传递助学活动”仪式上,社会其它各界力量也增加到了其中,如宗教界爱心基金会的加入,社会爱心企业的捐助等。这些变化都为项目的未来前景提供了欣喜的信号。

自6月开展的这轮助学计划中,闸北区心惠家园服务中心连同闸北区宗教界爱心基金和上海巧帛高尔夫球队,共同对该区内58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助学。其中宗教界爱心基金资助10名困难学生,上海巧帛高尔夫球队资助了8名学生。这对“爱心传递”项目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能否更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筹措帮扶助学资金,并随后扩大“爱心传递”的范围。

4、外部威胁分析

闸北区“爱心传递”社区公益项目的外部威胁主要在于质疑声的舆论压力。2007年,“爱心传递”项目的前身——“心惠助学,服务社会”活动签订了第一批受助学子奉献社会的契约书。针对这一活动,《青年报》随后刊登一篇题为《10名受助学子签服务社会契约书》的报道,该报道以“无故不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将被取消每年的2000元助学金”为小标题,引发社会争论。

报道中指出,签订契约的学生若没有特殊原因,必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否则将对其取消助学金。报道中同时引用了受助学生的话:“协议有点形同虚设”。据了解,当时参与了改活动的受助学生认为,即使不签订契约,他们也愿意回报社会。

舆论的议论点旨在讨论是否有必要对所受助的学生采取这种强制手段来让其回报社会?因此,如何在排除外界质疑的条件下开展“爱心传递”项目,则是该项目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部分。我们能否考虑换一个角度,从受助者出发,找出其服务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双向平衡点,加重正面报道力量,或是一个缓解舆论的有效途径。

三、总结

12010年上半年度实施成效

随着“爱心传递”项目半年多来的实施,它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也在逐步提高,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具体成效:

第一,提升了志愿者的精神风貌。“爱心传递”项目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受助人转变了角色,成为了帮助者,这使得他个人的角色认知也发生了变化,对提升个人的励志风貌具有良好作用。

共和新街道余晓燕同学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三年前她成为了第一批签订协议的志愿者之一。三年间,她服务于社区阳光之家,被人亲切地称为“余姐姐”。随后,她接手了两名学生的义务家教,现两人都以顺利考上了理想的学校。世博期间,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白菜”,还曾作为一名上海旅游节的志愿者,带领过澳门团队。余晓燕是签约学生中经验最为丰富的志愿者之一,她今年再一次获得了助学金,并在发言时表示:“志愿者生活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也不断提升了我对工作的热情,这份爱心传递的心意已经逐渐植根于我的价值观。”

第二,增进了受助者与志愿者的交流。大学生志愿者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能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受助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学习信心。在“义务家教”结对服务中,志愿者和受助人成为交心朋友是比较普遍的情况。在互相勉励的同时,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接受义务家教服务的对象,在学业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成绩显著提高的约占总人数的30%。

低保家庭孟晓珺同学,2008年小学三年级时因父亲一场重病造成生活不能自理,当时孟晓珺情绪低落,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在大学生志愿者王秀雯(交通大学大三年级)的辅导下,她增强了战胜生活中困难的信念,学习成绩有明显的提高,2010年7月被市重点久隆模范中学录取。

第三,弘扬社会志愿者精神。“爱心传递”社区公益项目的核心志愿服务精神,它塑造了“爱心传递”品牌,形成了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区,受助者感恩社会的良好效应。

2、“爱心传递”项目的意义

在2010年爱心传递助学活动中,上海市民帮困互助基金会理事长沈振新充分肯定了闸北区“爱心传递”社区公益项目的实施成效和积极意义。“爱心传递”项目作为综合帮扶助学帮困中的一项,比普通的项目帮扶更具有意义。事实上它是通过了助学的途径取得了爱心传递的放射效果。

慈善具有多种形态,志愿者是一种服务形态的慈善公益活动主体。“爱心传递”项目中的活动主体,既是慈善的受助者,又是慈善的推动者、实践者。这将不仅仅具有单向的含义,而是在双向上对慈善空间进行了拓展,重新诠释和普及了慈善的意义。

沈振新理事长提出,感恩和回报是现代素质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爱心传递”能够提升社会爱的力量,对进一步拓展市民综合帮扶工作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