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至爱帮困服务社做好 下放安徽户口回沪定居人员综合帮扶工作总结
2014年年底,普陀区至爱帮困服务社根据下放安徽户口回沪定居人员反映生活困难的情况和市里的会议部署,积极开展了综合帮扶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认真统计排摸,确定帮扶人员
根据市里下发的名单,服务社以户籍所属街镇进行分类,制作了《户口回沪下放安徽居民情况表》下发到街镇,要求各街镇按照不同的困难情况进行梳理排摸,通过电话或当面约谈,向每一名对象核实基本情况,了解基本诉求,建立基础台账,并根据接待情况及时更新。通过近一个月的接待、疏理、分类,本区共有下放安徽户口回沪定居人员143人,分布在全区9个街镇,其中桃浦镇就有67人,占了全区的近一半人数。在这143人中,除了部分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财产情况已经超过规定外,余下的人员中,有的虽然已经纳入低保因各种原因日常生活依然困难,有的符合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条件因信息不畅通而尚未提出申请,等等。
二、注重统筹兼顾,落实帮扶方案
通过对下放安徽户口回沪定居人员生活困难情况的梳理,服务社了解到他们的诉求主要为:一是农龄转工龄,二是就医和住房困难,三是因缴纳养老金造成生活困难等。服务社在解决他们合理诉求的前提下,在具体制定、落实帮扶方案上,充分考虑四个方面的平衡:一是户口回沪定居人员与仍在安徽当地的下放居民在综合帮扶和享受帮困救助政策上的平衡;二是户口回沪定居人员与上海本地生活困难居民在开展综合帮扶工作上的平衡;三是已经掌握的户口回沪定居人员生活困难情况和未掌握的户口回沪定居人员生活困难情况之间的平衡;四是户口回沪定居人员的户籍在本区不同街镇的,在同等情况下开展综合帮扶的平衡,做到全区面上的统筹。截至3月底,本区先后为90位下放安徽户口回沪定居人员中的困难对象,通过政策对接帮扶,指导其向民政部门申请办理了低保待遇,占总人数的62.93%,并对其中的4位患大重病的对象实施个案帮扶,合计支出帮扶金4.55万元,对1位因续缴养老金影响其基本生活的对象实施个案帮扶,支出帮扶金0.25万元。
三、抓好重点对象,维护社会和谐
在具体工作中,服务社注重抓引导、抓重点。对群众反映合理的诉求,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咨询和解释工作,引导他们谈各自突出且迫切希望解决的困难,并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认真进行分析,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如,下放安徽户口回沪定居人员华女士,户籍落户在普陀区,但租房在闵行区,夫妻俩的养老金共3645元。2014年7月她因摔跤造成骨折,一下子化去医疗费5.3万余元,由于她没有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在外区租房居住,给家庭的日常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服务社从信访渠道得知这一情况后,为她送上了2.8万元帮扶金,不仅化解了她的燃眉之急,而且也打开了她长期积压在胸中的心结,感到政府没有抛弃她们。华女士的帮扶案例已经在下放安徽户口回沪定居人员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维护社会和谐产生了较好的作用。